數學從這裡走來精彩大結局 中短篇 尹麗華 最新章節無彈窗

時間:2018-06-12 17:41 /青春小說 / 編輯:沈峰
獨家完整版小說《數學從這裡走來》是尹麗華傾心創作的一本科學科普、無限流、賺錢的小說,主角朱世傑,祖沖之,楊輝,內容主要講述:楊輝也是數學窖育家。他非常重視數學窖育的普及...

數學從這裡走來

作品主角:楊輝,劉徽,天元術,朱世傑,祖沖之

閱讀指數:10分

連載狀態: 全本

《數學從這裡走來》線上閱讀

《數學從這裡走來》精彩預覽

楊輝也是數學育家。他非常重視數學育的普及和發展,在《演算法通本末》中,他為初學者制訂的“習算綱目”,是我國古代數學育史上的重要文獻。

有一天,台州府的地方官楊輝出外巡遊。迷人的天慷慨地散佈著芳的氣息。楝樹、花梨樹和栗樹都彷彿被自的芬芳燻醉了。杜鵑在芒果枝頭鳴囀,畫眉蹲在樹枝啼聲。

楊輝撩起轎簾,看那雜花生樹,飛穿林,真乃是一年好景,旖旎風光。走著走著,只見開的鏜鑼了下來,面傳來孩童的喊聲,接著是衙役的訓斥聲。

楊輝忙問怎麼回事,差人來報:“孩童不讓過,說等他把題目算完才讓走,要不就繞。”

楊輝一聽來了興趣,連忙下轎抬步,來到面。他著孩童的頭說:“為何不讓本官從此處經過?”

孩童答:“不是不讓經過,我是怕你們把我的算式踩掉,我又想不起來了。”

“什麼算式?”

“就是把1至9的數字分3行排列,不論直著加,橫著加,還是斜著加,結果都是等於15。我們先生讓下午一定要把這題做好。我正算到關鍵之處。”

楊輝連忙蹲下,仔地看那孩童的算式,覺得這個數字,從哪見過,仔一想,原來是西漢學者戴德編纂的《大戴禮》書中所寫的文章中提及的。

楊輝和孩童倆人連忙一起算了起來,直至天已過午,倆人才了一氣,結果出來了,他們又驗算了一下,覺得結果全是15,這才站了起來。

孩童望著這位慈祥和善的地方官說:“耽擱你的時間了,到我家吃飯吧!”

楊輝一聽,說:“好,好,下午我也去見見你先生。”

孩童望著楊輝,淚眼汪汪。楊輝心想,這裡肯定有什麼蹊蹺,溫和地問:“到底是怎麼回事?”

孩童這才一五一十地出了原因。

原來,這孩童並未上學,家中窮得連飯都吃不飽,沒有錢讀書。而這孩童給地主家放牛,每到學生上學時,他就偷偷地躲在學校的窗下偷聽,今天上午先生出了這題,這孩童用心自學,終於把它解決了。

楊輝聽到此,说懂萬分,一個小小的孩童,竟有這番苦心,實在不易。對孩童說:“這是10兩銀子,你拿回家去吧!下午你到學校去,我在那兒等你。”

下午,楊輝帶著孩童找到先生,把這孩童的情況向先生說了一遍,又掏出銀兩,給孩童補了名額,孩童一家说际不盡。自此,這孩童方才有了真正的先生。

書先生對楊輝的清廉為人非常敬佩,於是倆人談論起數學。楊輝說:“方才我和孩童做的那題好像是《大戴禮》書中的?”

那先生笑著說:“是,《大戴禮》雖然是一部記載各種禮儀制度的文集,但其中也包著一定的數學知識。方才你說的題目,就是我給孩子們出的數學遊戲題。”

書先生看到楊輝疑的神情,又說:“南北朝的甄鸞在《數術記遺》一書中就寫過:“九宮者,二四為肩,六八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

楊輝默唸一遍,發現他說的正與上午他和孩童擺的數字一樣,:“你可知這個九宮圖是如何造出來的?”

書先生也不知出處。

楊輝回到家中,反覆琢磨,一有空閒就在桌上擺著這些數字,終於發現一條規律。他把這條規律總結成四句話:“九子斜排,上下對易,左右相更,四維出”。

意思是說:一開始將九個數字從大到小斜排3行,然將9和1對換,左邊7和右邊3對換,最將位於四角的4、2、6、8分別向外移,排成縱橫3行,就構成了九宮圖。

按照類似的規律,楊輝又得到了“花十六圖”,就是從1到16的數字排列在4行4列的方格中,使每一橫行、縱行、斜行4個數之和均為34。

來,楊輝又將散見於人著作和流傳於民間的有關這類問題加以整理,得到了“五五圖”、“六六圖”、“衍數圖”、“易數圖”、“九九圖”、“百子圖”等許多類似的圖。

楊輝把這些圖總稱為縱橫圖,並於1275年寫自己的數學著作《續古摘奇演算法》一書中,並流傳世。

《續古摘奇演算法》上卷首先列出20個縱橫圖,即幻方。其中第一個為河圖,第二個為洛書,其次,4行、5行、6行、7行、8行幻方各兩個,9行、10行幻方各一個,最有“聚五”“聚六”:聚八”“攢九”“八陣”“連環”等圖。有一些圖有文字說明,但每一個圖都有構造方法,使圖中各自然數“多寡相資,鄰相兼”湊成相等的和數。卷下評說有極高的科學價值。

縱橫圖,即所謂的幻方。楊輝不僅給出了這些圖的編造方法,而且對一些圖的一般構造規律有所認識,打破了幻方的神秘。這是世界上對幻方最早的系統研究和記錄。

楊輝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個給出瞭如此豐富的縱橫圖和討論了其構成規律的數學家。自楊輝以,明清兩代中算家關於縱橫圖的研究相繼不斷。

楊輝一生留下了大量的著述,除了《續古摘奇演算法》2卷外,還有《詳解九章演算法》12卷,《用演算法》2卷,《乘除通本末》3卷,《田畝比類乘除捷法》2卷。

《詳解九章演算法》取魏劉微注、唐代李淳風等註釋、北宋時期賈憲草的《九章算術》中的80問行詳解。

在《九章算術》9卷的基礎上,又增加了3卷,一卷是圖;一卷是講乘除演算法的;一卷是纂類。其中的“纂類”突破《九章算術》的分類格局,按照解法的質,重新分為乘除、分率、率、互換、衰分、疊積、盈不足、方程、股九類。

楊輝在《詳解九章演算法》一書中還畫了一張表示二項式展開的係數構成的三角圖形,稱作“開方做法本源”,現在簡稱為“楊輝三角”。楊輝三角最本質的特徵是,它的兩條斜邊都是由數字1組成的,而其餘的數則是等於它肩上的兩個數之和。

楊輝三角的意義在於,其中的數列,能有效地運用於解數字係數的高次方程。無論是在幾何、代數還是三角函式中,利用“楊輝三角”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解題效率。

用演算法》,原書不傳,僅有幾個題目留傳下來。從《演算法雜錄》所引楊輝自序可知該書內容梗概:以乘除加減為法,秤鬥尺田為問,編詩括十三首,立圖草六十六問。用法必載源流,命題須責實有,分上下卷。該書無疑是一本通俗的實用算書。

《乘除通本末》3卷,皆各有題,在總結民間對等算乘除法的改上作出了重大貢獻。

上卷《演算法通本末》,首先提出“習算綱目”,是數學育史的重要文獻,又論乘除演算法;中卷《乘除通》,論以加減代乘除、一、九歸諸術;下卷《法算取用本末》,是對中卷的註解。

《田畝比類乘除捷法》,其上卷內容是《詳解九章演算法》方田章的延展,所選例子非常貼近實際。下卷主要是對劉益工作的引述,下徵引了《議古源》22個問題,主要是二次方程和四次方程的解法。楊輝著作大都注意應用算術,近易曉。

其著作還廣泛徵引數學典籍和當時的算書,我國古代數學的一些傑出成果,比如北宋數學家劉益的“正負開方術”,賈憲的“開方作法本源圖”和“增乘開方法”等,幸得楊輝引用,否則,今天將不復為我們知曉。

楊輝不僅是一位著述甚豐的數學家,而且還是一位傑出的數學育家。他一生致於數學育和數學普及,其著述有很多是為數學育和普及而寫。

楊輝在編著《乘除通本末》3卷的時候,有著很強的計劃和目的,於是整萄窖材在繫上顯得非常完整。為了使人們學習起數學來,更方更容易,楊輝還自編了“習算綱目”作為學大綱,這在我國古代的數學學上還從未有過。因為普及的物件是面向基層群眾,楊輝在數學材的編寫上非常下工夫,除了有學大綱之外,還有很多內容也是用人民群眾容易記誦的“歌訣”形式表達出來。

楊輝把枯燥奧的數學知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傳播了開來,同時也使得楊輝的數學在民間流傳並儲存了下來,給人提供了貴的學習財富。

拓展閱讀

有一次,楊輝得到一本北宋數家賈憲寫的《黃帝九章演算法草》。這裡面有不少了不起的成就,如“開方作法本源圖”,他把賈憲的這張畫忠實地記錄下來,並儲存在自己的《詳解九章算術》一書中。為儲存賈憲的數學成果做出重要貢獻。

☆、貫穿古今的數學家朱世傑

貫穿古今的數學家朱世傑

朱世傑是元代數學家、育家,畢生從事數學育。有“中世紀世界最偉大的數學家”、“貫穿古今的一位最傑出的數學家”之譽。與秦九韶、楊輝、李冶並稱為“宋元數學四大家”。

朱世傑的著作《算學啟蒙》是一部通俗數學名著,曾流傳海外,影響了朝鮮、本數學的發展。《四元玉鑑》則是我國宋元時期數學高峰的又一個標誌,其中最傑出的數學創作有“四元術”、“垛積法”與“招差術”。

朱世傑的青少年時代,大約相當於蒙古滅金之。元統一全國,朱世傑曾以數學家的份周遊各地20餘年,向他學的人很多。他到廣陵時,史載“踵門而學者雲集”。

(15 / 16)
數學從這裡走來

數學從這裡走來

作者:尹麗華 型別:青春小說 完結: 是

★★★★★
作品打分作品詳情
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